校园快讯
日期:2019-04-26浏览:次
4月25日,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学校领导王兵、周均发、张勇、徐德祯、强梅、顾长兆、马聪,党委常委高荣、赵柱、王德,校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党委书记黎志强主持学习会议并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和进一步落实本科教育会议精神做出安排。
党委书记黎志强主持学习会议并讲话
会上,党委副书记王兵传达了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序言〉精神》的通知,领学了《序言》,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传达了全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工作会议精神。
党委副书记王兵传达会议精神
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勇,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赵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王永生分别以《狠抓制度落实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大力贯彻落实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构筑高水平人才培养系统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题,结合学习体会,紧扣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
张勇在发言中立足《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在对学校“一流本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要以落实好国家、省上相关文件政策,落实好学校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着力点,修订好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河西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打造“金课群”;要通过学院传帮带、进修、转岗、自我提高等方式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要持续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建立信息化教学条件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新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变轨超车”;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实践教学标准,综合运用校内外实践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满足需求的实验实践平台,切实推进学校“一流本科”建设。
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勇交流发言
赵柱结合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教育信息化2.0推进计划》对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出思考,指出要以教育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为契机,打造线上“金课”、线下“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社会实践“金课”,加大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机制保障、评价保障和经费保障,注重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强化专业核心课和专业课建设,大力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课程,大力推进“四新”课程建设,强化提升实验实践能力课程建设,形成具有一定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的河西特色发展之路。
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赵柱交流发言
王永生在发言中表示,学校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为主题,出台了《河西学院加强一流本科建设人才培养能力行动计划》,通过“八个一流”建设确保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向前推进、向上提升、向好发展,对我校构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目前要通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应用型“金课”,构筑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王永生交流发言
黎志强总结指出,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全校上下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今年大事要事多,敏感节点多,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全面落实好“一岗双责”和意识形态责任制,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学校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就“一流本科”建设,黎志强强调,学校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已经顺利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流本科”的工作目标、建设任务、具体措施,各单位、各部门要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推进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层面将加强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各单位、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具体落实,要激励和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会 场
黎志强强调,深化学习推进“一流本科”建设工作。全校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好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全面落实对教师的“六点要求”和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要求;要深化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要把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研深、吃透,以此对标,以此落实,以此推进;要深化学校本科教育会议提出的各项文件的学习,尤其要组织好全体教师的学习,统一认识、统一行动,把建设“一流本科”的目标落实、落好。
黎志强强调要以提升能力推进“一流本科”建设工作。要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从学校层面整体构建管理、服务、科研、教学主动服务、能够服务“一流本科”建设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人人是教育者、人人是育人者、人人为本科建设尽力、人人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良好局面。通过多途径、多形式、有重点、有针对的开展培训培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和课堂质量,使广大教师学会并善于教有用的、管用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改进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法,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建立符合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学生会学习的教育,乐学习的空间,善学习的氛围,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党委宣传部)